《民法典婚姻章》规定,婚前财产属于个人财产的,离婚时不得分割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当事人协议离婚的除外。离婚时,共同财产将被分割。婚前个人财产不会因双方建立婚姻关系而转为共同财产。婚后债权债务属于个人的,由个人承担。

一、民法典中婚姻编规定离婚婚前财产如何分割

(一)夫妻双方书面或者口头约定财产归属,双方无争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离婚。然而,规避法律的协议是无效的。

(二)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取得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时遵循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原则。

(三)婚姻存续期间,婚姻存续10年以上的,复员、转业军人所得的复员费、过渡费,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分配。退伍军人从部队带回来的医疗补贴、生产补贴应该归自己所有。

(四)婚后取得的财产,夫妻分居两地分别管理、使用的,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财产时,各方管理、使用的财产归各方所有。双方财产分割差异较大的,由财产较多的一方向财产相同的另一方补偿差额。

(五)已登记结婚但尚未同居的,一方或者双方收受的赠与、彩礼,应当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并在计算财产时,应当考虑该财产的来源和数量。处理事情,应当合理划分。各方购买、使用的财产原则上归各方所有。

二、婚前财产应公证

《民法典》规定,结婚前,男女双方应当依法到公证机构对各自的财产、债务范围、权利归属问题进行公证。经过公证的财产协议将直接受到法律的认可。

三、共同财产的认定

(一)《民法典》规定,夫妻一方婚前取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双方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为夫妻共同财产。

(二)新婚姻法司法解释对房产问题进一步解释:

1、婚前一方租赁、婚后以共同财产购买的房屋,且房屋所有权证登记在一方名下的,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2、双方就夫妻共同财产中的房屋的价值和归属不能达成一致的,人民法院按照下列情况分别处理:双方均主张房屋所有权的并同意竞买取得的,应当准许;一方主张房屋所有权的,评估机构应当按照市场价格对房屋进行评估,取得房屋所有权的一方应当向另一方给予相应补偿;若双方均未主张房屋所有权,则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房屋进行拍卖,所得收益进行分割。

综上所述,夫妻离婚时,可以通过协议确定财产归谁所有。如果没有协议,共同财产一般会平均分配。夫妻双方的财产不参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如果您还有其他想了解的问题,请登录查找法律免费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