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情感小故事及感悟大全(幼儿情感小故事及感悟大全图片)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幼儿情感小故事及感悟大全,以及幼儿情感小故事及感悟大全图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幼儿情感小故事及感悟大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幼儿情感小故事及感悟大全图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孩子为什么反复听一个故事也不嫌烦?
从小,我生活在一个很有文艺范儿的村庄。 那是豫西南一个偏远的小村庄,这个村庄在本县的地图上,处于最南端。
那时候,天还是很蓝很蓝的,水还是很清很清的,没事的时候我们这些小孩子在河里踩水玩,小鱼在小腿和脚趾上咬一口,再咬一口。有事的时候我们钻在玉米地里偷玉米,钻在黄瓜地里偷黄瓜,钻在西瓜地里偷西瓜。实在没什么可偷的时候,我们就比赛坐火车,就是从一个土坡上,往下滑,对,坐着往下滑,我们才不买站票,看谁最先滑到坡底。坐一次火车,烂一条裤子,挨一顿打。
话说一九九零年之前,那时候我们村的年轻人很多,还没流行出去打工,年老人也不少,虽然时有耳闻“儿子打老子”的,但那时候老年人的笑声好像格外响亮,老年人的腿脚也仿佛格外灵便。其中就有这样一帮老年人,每到腊月天气,地里没活了,他们就会在村子中间的一块儿大场地上,一麻溜摆了十几条长凳子。十几个老头一人手里拉着一把二胡,二胡下面垫着一大块白布,白布下面支着他们的一条大腿。后来我仔细地观察了好几次,才发现,那块布本来不是白色的,只是上面落了一层厚厚的白石灰。他们拉一阵儿就会停下来,往二胡的弦上撒一些石灰,再拉一阵儿,再撒一些。大人小孩都围着看,围着听。我不知道他们拉的什么曲调,只是觉得很好听。有时候还会有人跟着吱吱呀呀唱一腔。那场景,和现在城里的乐队表演没什么分别。
要到了阴雨天气,二胡拉不成了,他们会干另一件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事:拍瞎话儿。几个老头隔着自留地一喊,都到谁谁家集合。一会儿功夫,抽着旱烟袋的,吸着过滤嘴儿的,都到一处去了。让我至今想起来就觉得万分荣幸的是,这些聚会十有八九都在我们家举行。
农村的夜晚特别黑。我早早的上床,在黑暗中睁大眼睛,听着几个农村老头在我家堂屋拍瞎话儿。我的床就在堂屋门的右手边,我看不见他们的脸,只能看见几点火光在黑暗中一闪一明,那是他们的烟嘴。他们一个一个轮流讲着不知从哪里听来的故事,有黑旋风李逵大战李鬼,豹子头林冲风雪山神庙,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庞振坤儿剔树根儿。我爹比他们都有学问,会讲一些更文艺更抒情的故事,例如,张生夜会崔莺莺,左伯桃舍命羊角哀,赵伯升茶肆遇仁宗。而我最喜欢听的是那个教书先生与学生的姐姐,因对联相知成亲的故事。里面有几副对子很经典,如“桃李梅鲜花何时开放,稻粱菽杂种什么先生”,“竹本无心偏要节外生枝,藕虽有孔却是一尘不染”,我爹讲得头头是道,我听得津津有味。这个故事他一共讲了七遍,讲到第三遍的时候,我已经能背下来了。后来他给不同的老头讲的时候,他说上句,我就在黑灯瞎火的床上默念着下句。
听得多了,我就自然而然的想往外倒。于是,在学校,常有同学下课了围着我,我盛气凌人地坐在课桌上面,他们在下面抬着头,眼巴巴地望着我,给他们讲故事。为了听我的故事,他们下课都不上厕所,也不叫我去,所以那时候,我们上课尿裤子是常有的事。关于这一节,可以参考我的章回体回忆小说《尿床》,里面有详细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首先,小孩子反复听一个故事都不烦是因为小孩子的大脑正在发育的过程中,理解力和记忆力还比较弱,所以每听完一遍故事,孩子们能理解、记忆的地方很少,再听的时候其实大部分还是新的,一遍一遍地听其实就是在不断地熟悉这个故事,直到故事的每个细节都很熟悉,对于孩子来说才算把一个故事听完了。
其次,假如你陪一个两岁多的宝宝读一次绘本,你会发现他对故事可能完全没印象,他记得的是绘本上的一个小动物、一个小车子,等等,因为大人和小孩子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所以大人给孩子读很多遍故事的时候,你觉得是读了很多遍故事,可能孩子心里可能得到的是另外的世界,每次都是全新的,怎么会厌烦?
第三,人都有恋旧的情怀,对熟悉的东西,假如确实很喜欢,其中可能包含了很多美好的记忆,那就算反复出现在你面前也不会厌烦,反而还会让你喜欢。孩子也一样,对喜欢的故事也包含了他们很多美好的记忆,所以也不会厌烦。而且,孩子在听故事的时候能想起故事接下来的情节,对孩子来说是很有成就感的,我陪孩子看动画片的时候,孩子对喜欢的情节就喜欢高兴地提前讲出来,还很有自豪感